所在位置: 首页 > 财经金融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与思考 ——以铜仁市为例

时间:2021-10-09 11:13:06来源:中国金融家作者:解仕周 点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出,要坚持农村金融改革方向,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着力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服务水平。笔者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总结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实践,分析其面临的困难,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工作实践

  (一)助力打好脱贫攻坚战。铜仁市充分发挥人民银行牵头作用,深入抓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形成“政府主导,人民银行牵头,农发行为龙头,农村信用社为主力军,各商业银行为补充”的金融精准扶贫力量。具体举措方面,一是制定《铜仁市金融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行动工作计划》,引导金融信贷资源投向深度贫困地区,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国家级贫困县——沿河县打好脱贫攻坚战。截至2019年6月末,沿河县贷款余额达123.03亿元,同比增长18.36%,带动14367户贫困户脱贫。二是创建省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县。推动开展省级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县(松桃县)创建工作,形成了“信贷4+”,即“信贷+财政资金”“信贷+扶贫产业”“信贷+贫困群体”“信贷+农业保险”的松桃模式。截至2019年6月末,松桃县投入精准扶贫贷款41.68亿元,支持5226户贫困成功脱贫。三是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制定出台《金融支持“一县一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支持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截至2019年6月末,铜仁市信用联社金融支持“一县一业”产业贷款余额达2.89亿元,累计发放3.17亿元,带动1464户贫困户脱贫。

  (二)强化金融服务创新。一是加强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管理与运用。开展扶贫再贷款支持产业扶贫试点工作,创新“扶投公司+龙头企业+特惠贷(扶贫再贷款+自由资金)+贫困户”的金融扶贫模式。二是创新扶贫产业子基金运作模式支持“全产业链”发展。引导金融机构探索“扶贫产业子基金+核心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推动重点企业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连接机制。三是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推动上线农村资源融资信息管理系统,探索破解农村抵押贷款资源不足的问题。截至2019年6月末,德江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突破2亿元,同比增长2.32倍。

  (三)建设发展普惠金融。围绕贷款获得率、满意度、覆盖率,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主要工作方面,一是扎实开展农村金惠工程。深入开展“蒲公英”志愿专项行动,加大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2017年以来,全市“蒲公英”金融服务志愿者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普及1230次,发放金融知识宣传资料45万份,服务32万人次。市辖10个区(县)农村金惠工程已成功通过中国教育基金会验收合格,其中碧江区、江口县、石阡县获评为优秀。二是加快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提升移动支付便民水平和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便捷率,打造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截至2019年6月末,全市建立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5332个,在农村布置ATM 1629台、POS机具71242台。三是积极组织开办农户小额贷款工作。截至2019年6月末,全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205.98亿元,同比增长3.99%。

  (四)建设农村信用体系。一是推进地方信用信息体系建设。与市社会信用体系成员单位联合印发《铜仁市2019年集中治理诚信缺失突出问题开展涉金融领域失信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的方案 》《关于对科技领域相关失信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等文件,推动政府公共信用信息在金融机构的实践应用。二是抓好农村金融信用市创建工作。推动部署市辖涉农机构开展“以信用为基础,推动信用与信贷挂钩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截至2019年6月末,全市共建立农户信用信息档案88.06万户,建档面达100%;完成2个农村金融信用县评定,占比20%;信用乡(镇、街道)144个,占比85.71%;信用村2305个,占比82.20%;信用组19406个,占比81.20%。三是推动农村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推进应收账款质押平台推广应用,引导信贷资金投向涉农中小微企业。2019年6月末,通过应收账款平台达成融资交易53笔,实现融资9.49亿元。

  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困难

  (一)目前存在“部分贫困户脱贫后又返贫”的问题。以市辖沿河县为例,其县辖皂角村、舟门村等5个行政村出现脱贫后返贫的情况,涉及300多户贫困户、1200多贫困人口。当前,金融机构仍需要优先考虑助力打好脱贫攻坚战问题,运用信贷资源支持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工作,坚决防止返贫以致影响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二)农村普惠金融建设欠账较多。一是涉农贷款占比仍然不高。据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6月末,农户生产经营性贷款余额280.6亿元,占全市贷款余额仅为20.5%;农户信用贷款余额283.5亿元,占比仅为20.7%。二是大数据运用较滞后。如铜仁市农村地区成年人使用数字支付比例为65%左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近16个百分点。人均网上支付笔数仅1.2笔。三是硬件设施有待改善。截至2019年6月末,每万人拥有的银行网点数、拥有具有融资功能非金融机构数、拥有ATM、拥有POS机具分别仅为1.3个、0.1个、6.0台和261.7个。

  (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亟待改进。农村信用体系创建信息未能有效实现互联互通。例如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信用体系创建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但其创建信息没有与邮政储蓄银行及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共享,实现互联互通,增加了农村信用体系创建成本。二是农村信用体系创建没有跟上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据调查,目前农村信用体系创建主要根据农户家庭财产情况开展信用评级授信,没有很好地解决互联网金融发展带来的农业产品价值认定难、农村财产权价值确认难等相关问题。三是农村信用体系创建赶不上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农村信用体系创建初期更多的是对资金需求方提出讲诚信、按时归还银行贷款等具体要求,现阶段及今后一段时期创建重点应为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多元化金融需求。

  建议与意见

  (一)积极支持农村产业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要继续巩固增强造血功能,建立健全脱贫长效机制”等系列重要论述。结合工作实践,推进产融结合,加强扶贫再贷款、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工具的管理与运用,鼓励涉农金融机构单列信贷计划、单设考核指标,引导银行信贷资金围绕“一县一业”产业发展要求,重点支持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果,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二)大力建设发展普惠金融。一是提升农村金融服务便捷度。在有序推进涉农金融机构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大ATM、POS机具的布置力度,加快建设农村地区现金综合服务站创新试点,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的普及,实现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可持续发展。二是提升“三农”信贷获得率。国家明确2020年以前,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脱贫攻坚,在优先满足精准扶贫信贷需求的基础上,要继续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尤其要大力开办农户生产经营性信用贷款,确保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当地贷款平均增速。三是提升农户金融素养。要继续加大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力度,推动农户学习基础金融知识。

  (三)建设发展农村信用体系。一方面,要重视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统筹。按照“地方政府领导+人民银行牵头+农村信用主力军+其他金融机构有效补充”思路,抓好农村信用体系创建工作,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创建互联共享,切实提升农村信用体系创建效率。另一方面,要坚持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创建工作。既要坚持以诚实守信为核心内容,继续组织抓好信用村、信用组、信用农户等评定工作,又要及时将农产品价值认定、农村财产确权、农村现代物流、农村淘宝等工作有效融入创建工作中。

  (四)规避农村金融创新风险。既要考虑农村金融创新在助推脱贫攻坚、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工作方面的历史贡献,又要客观地对待农村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抓好整改,引导建立农村金融创新风险补偿基金。针对扶贫小额信贷资金“户贷企用”“户贷社用”,以及投向非生产领域问题,需要明确债务主体责任,区分生产与非生产情况,分类整改,对投入非生产领域的限期收回,对于投入生产领域的遵循自愿原则补充完善协议。同时,加强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建设,督促地方财政严格按照风险补偿资金与扶贫小额信贷余额不低于1∶10的比例建立风险补偿基金,着力规避农村金融创新风险。

  (作者供职于人民银行铜仁市中心支行)

《中国集体经济》期刊 | 期刊简介 | 通知公告 | 联系方式 | 编委会 | 投稿须知 | 广告联系 | 理事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 2021 中国集体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851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7

刷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