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独家观察

研艺论道|花红林:浅谈传统工艺美术中的题材创新

时间:2023-08-18 09:50:26来源: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大师委作者:花红林 点击:

  注册“兔爷too yeh”商标,开发与地球兔相关的食品、文创等衍生品
 

  2023年6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调研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笔者感到,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非常明确地引导我们思考“创作什么?为谁创作?”,作品要反映时代,体现现代文明的成果。这是广东文化工作者(包括工艺美术)首要解决的命题,因为作品的主题思想、要表达或反映的内容(创作题材)必须贯彻到工艺美术研发、创意、设计、制作、生产等各个环节。在此,谈谈传统工艺美术的题材创新。
 

  题材是文学、艺术创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广义的题材,泛指文学作品描绘的社会生活的领域,即现实生活的某一面,如工业题材、农村题材、历史题材、现实题材等等。艺术题材,是艺术作品在内容上的类别称谓,如历史题材、军事题材、爱国主义题材、女性题材、神话题材等等。步入创作,第一件事就是如何选择题材。传统中国画的题材划分,通常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工艺美术的题材大体与此类似,只是多了一些相对抽象的纹饰。这种划分只涉及内容,没有涉及时代,也就是说只有共时性,没有历时性。实际上,题材还可以从时间的维度去考察,所以,文艺作品还有历史题材、现代题材的归类等。
 

  一、 传统工艺美术题材主要特征分析
 

  根据这几年参观深圳文博会、全国工艺品交易会、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等大小展会留下的印象,传统工艺美术的题材特点是陈旧、单一。以广东工艺美术品类为例,石湾公仔,最常见的题材是十二生肖,人物则是关公、苏东坡、济公、钟馗等;平洲、四会翡翠玉雕,多数属于佛教题材,尤以观音、如来佛等形象居多;潮汕地区的木雕、金漆画,常见的是《郭子仪拜寿》《五子登科》《八仙过海》等等。
 

  出现这种现象,第一个原因来自市场或客户。上述题材是世代相传统的,从而给某些消费者造成一种印象:传统工艺品就应该是这样,反映历史,古香古色。而创作者为了满足传统文化爱好者的这种需求,就不断重复创作此类题材。
 

  “兔爷”在工美港
 

  第二个原因来自技艺人员本身。有的人从入行那天开始,就跟着师傅学做某些或某类题材,然后一辈子只会做这种题材,别的题材也不会做。即使有些人想尝试别的题材,但由于文化知识匮乏,无法对新的题材进行选择、提炼。此外,新的题材意味着要有新的表现手法、制作技巧,脱离了自己原先习惯的创作手法,必须从头开始学习,令人望而止步。工艺美术技艺人员很难进行题材创新的原因来自传承的方式。
 

  众所周知,工艺美术是属于民间技艺,靠的是师徒或家族传承,与学校教育完全不同。学校教育是由政府和社会投资,让学生在(基本)脱产的情况下进行系统学习。学校教育一般都包括有理论、专业以及相应的人文素质教育,像美术院校,除了素描、写生、色彩这些专业基础课,还有审美理论、公共必修课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到图书馆借阅各种图书、聆听各种讲座、参加各种交流讨论。学生毕业后才参加工作。反观学徒教育,一开始就进入工作状态,通常从最简单易学的工序入手。一切都服从工场作坊的经营需要,根本没有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他们画龙画凤、画佛画观音,基本都是临习师傅或前人的作品,可以练到相当娴熟,甚至超越师傅,但当你要求他重新画一个活人、一只活物的时候,他就感到无所适从,因为没有临习的范本。笔者听闻某藏家曾尝试咨询资深工美人士能否以现代农民丰收节(场景)为题材进行某种门类的创作,最终因难以绘制出令买家满意的图画,并用特定工艺来制作等种种原因未能继续。简单概括:不少手艺人会制作,甚至做得非常精美,但是他们对要“做什么”(创作新的题材)有时却感到较困难,有的做好了作品却不太会“命名”。
 

  二、 传统工艺美术题材创新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在党的十九大告中,习总书记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总体要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这里提到的“立足当代现实”“面向现代化”等,对工艺美术题材的现代化提出了要求,凸现出题材创新的必要性。习总书记还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进一步从“为谁创作、制作”,指明作品的受众范围,不仅是高端的消费者、藏家等,还应拓展为广大的消费者、买家,可见,要让传统工艺美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题材创新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兔爷”在天河城百货
 

  近几年,受经济下行,叠加新冠疫情影响,工艺品消费有所萎缩,不少从业人员经营困难。进一步开拓线上、线下市场,是行业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现阶段的市场消费主体年龄结构已发生变化,80、90、00后逐渐成为了主力,特有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使他们的审美更加多元化,追求新、潮、美、特等特点。传统的、千人一面的题材、造型、功能很难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针对新消费群体,进行题材创新,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象和故事为题材,才能拉动市场消费。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文化消费支出中以文创为代表的购物占比达到了55%。而据另外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文创产业消费中,饰品配件、家居摆设受欢迎度最高。女性、上班族、90后是文创产业的消费主体。故宫博物馆作为文创产品的领头羊,2017年销售收入已达15亿,其中文创部线下收入近1亿元,故宫淘宝店收入近5000万。据2020年12月22日数据统计,故宫淘宝店月销量在一万件以上的产品有10种,月销量在1000件以上的有85种。
 

  以上报告一定程度上呈现文创产品的发展趋势,揭示了新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单从数字来看,目前文化产品的规模、产值、销售额其实还不算高,说明迄今为止,文创产品与人民生活的契合度还远远不够,最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究其原因,许多文创产品的IP来自博物馆馆藏文物,历史价值高,但与现代人生活粘合度低,尽管作为装饰元素融入了现代人常用的手机壳、别针等日用品,这种疏离感还是很难消除。或许,这正是文创产品不能大爆发的原因,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更彰显了题材创新的必要性、紧迫性。
 

  “兔爷”在七星岩
 

  三、 传统工艺美术题材创新的路径探索
 

  现代生活丰富多彩,各种素材取之不穷。每个人的审美趣味也各不相同,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所以,传统工艺美术题材创新也将是百花争鸣的局面。仅仅从服务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角度看,传统工艺美术的题材创新可以遵循以下路径:
 

  一是以当代中国故事/事件为题材。2020年初,新冠疫情刚刚暴发的时候,广东工美行业创作了大批抗疫题材的作品,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形象,如医护人员、防疫工作者等等,并在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的组织下进行义卖捐赠,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声誉。这就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体现。当然,中国的好人好事还有很多,远不止于此。只要拥有一颗敏锐的心灵,在社会每个角落都能发现美。创作的素材不仅可以是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也可以从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动漫游戏中取材,进行二次创作。如果说,古代工艺美术经常从古典小说、戏剧、民间故事中取材,当代创作者为什么不能从当代的小说、戏剧、电影电视等作品中取材呢?
 

  二是以当代科学技术等重点领域为题材。科技改变生活,科技驱动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离不开科学技术。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因此,工艺美术完全可以将科技作为题材,反映科技发展的成果,记录时代发展的轨迹。要以科技为题材,除了平时多留意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积累一定的科学知识,还可以从科幻小说、科幻电影中获得灵感,进行二次创作。现时代,以人工智能为题材的小说、科幻电影已经不少,它们塑造的AI形象,在年轻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因此,AI形象已经悄然进入雕塑、智能玩具之中,成为吸引新生代的题材之一。
 

  “兔爷”在北京路步行街
 

  三是传统题材的转化。随着时代发展,现代人对某些历史和传统,已经有不同于过去的认识,在文学艺术中,已经有不少作品对某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重新进行演绎、诠释。所以,立足当代,以新的观念、新的审美,对传统题材予以改革创新,是对传统工艺美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在要求。
 

  要做到以上所说题材的创新,除了努力学习当代文化、科技知识之外,还要加强自身的设计、造型能力,换言之,必须进行现代美术训练,否则,光凭熟练的制作技艺,无法完成创作题材从传统向当代的转型。
 

  四是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创新”是新时代工艺美术文化发展的辩证关系。守正是基础、是前提、是保障,创新是动力、是能力,是守正的实现路径。必须守正促创新,以创新强守正。也就是说,新时代工艺美术的创作,要尊重传统工艺美术创作规律,一方面要重视主旋律作品的创作,以鼓舞社会主义干事创业的士气;另一方面要重视多样性,满足不同阶层、不同面向的审美需求,近年来,广轻控股集团在工艺美术创新上做出来若干有益尝试,在保护传统工艺美术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以省工艺美术研究所设计输出的“兔爷”IP形象为例,将传统的彩扎灯饰与神兔下凡为百姓消灾的民间传说的故事相结合,由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制作,形成了以非遗技艺和工艺美术为基础的高端产品系列,以及以现代工业化工艺生产潮玩产品系列。分别对应景区、商场、活动美陈,城市美化,家庭/商业/地产软装和潮玩市场,与广州天河城及北京路、深圳华侨城、肇庆七星岩景区、茂名三华李主题公园等形成合作(附兔爷部分场景),输出IP形象,最大化实现创作、营销、宣传立体化推广效果,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其中,巨型彩扎灯饰“地球兔”曾在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热搜排名第一,点击率超过3000万人次。目前,型材各异的衍生品广受欢迎。
 

  以上是本人作为一个观赏者、经营管理者对工艺美术题材创新的几点思考,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更多同道的重视。具体提议是否可行,还需要广大技艺人员在实践中检验。
 

  花红林,博士研究生学历,正高级经济师、会计师。现任职广东省广轻控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任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第八届理事会副主任、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工艺美术公司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专家。
 

《中国集体经济》期刊 | 期刊简介 | 通知公告 | 联系方式 | 编委会 | 投稿须知 | 广告联系 | 理事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 2021 中国集体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851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7

刷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