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探讨

曾蓉:普洱市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探索与实践调研报告

时间:2023-12-06 10:30:17来源:中国集体经济杂志作者:曾蓉 点击:

  摘要: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要真正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不仅要靠政策扶持带动起步,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提高意识、创新思路,完善机制、规范管理,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与自身实际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模式,最终实现自主发展。
 

  关键词: 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措施;建议;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夯实党在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近期,由普洱市委组织部和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开展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专题调研,先后深入思茅、澜沧、景谷、镇沅、江城5个县(区)的11个乡镇19个村(涉农社区)和部分村办企业,对普洱市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普洱市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做法及成效
 

  (一)制定政策措施,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普洱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不断制定出台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一是制定出台政策措施。普洱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产业型集体经济翻番项目指导方案》《建立股份合作机制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全覆盖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积极探索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资本运营型、服务创收型、文化传承型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各县(区)立足自身实际和潜在优势,把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创新帮扶措施,充分调动各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自觉性。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2005年—2014年共争取得到省级财政扶持项目170个,扶持资金1664万元。2014年,组织、发改、财政、农业、扶贫、林业等8部门联合开展了村集体经济“合作股份”试点,市、县两级共确定88个试点村,全市累计注入红色股本1560万元,全面推进“合作股份”试点工作,2016年至2020年普洱市争取上级专项扶持资金19495万元,发展多种模式经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各金融机构把扶持村级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切实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村级组织“无钱办事”、“无力办事”的问题。目前,全市1009个村(涉农社区)中均有经营性收入,其中年收入在50—100万元及以上的有7个,占0.6%;10—50万元的有112个,占11.1%;5—10万元的有569个,占56.6%;2—5万元的204个,占20.2%;1万元以下113个,占11%。
 

  (二)多种模式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共同富裕。
 

  1. 开发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经济基础较好,产业化水平高,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带动力强,已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把村集体经济与推进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围绕茶叶、烤烟、咖啡、疏菜、水果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模经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村集体经济织通过入股分红或提供有偿服务的方式实现增收。如澜沧县发展河乡河山村,在党支部的引领下把甘蔗产业作为“一村一品”来打造,成立甘蔗合作社长期与勐阿糖厂建立合作关系,与村组建立利益连接机制,2021年,黑山村实现甘蔗产业产值2025万元,村集体获得投资奖励资金12.29万元,黑山村农户户均增收1421元。
 

  又如景谷县威远镇香盐村,村党支部积级组织村民开垦荒山,种植桉树和甘蔗,以“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产业,成立了景谷香盐林业专业合作社,为当地造纸企业和糖厂提供原料,共造林3.1万亩,人均18亩,种植甘蔗2300亩,人均1.5亩,成为了林业、甘蔗专业村,带动本村农户每年增收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超过30万元。
 

  再如澜沧县糯扎渡镇,引入澜沧尊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勐矿村成立澜沧鑫淼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320亩土地进行冬早蔬菜种植,2021年勐矿村村集体经济收益预计达30.8万元,带动群众增加收入3000多万元。
 

  2. 开发资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充分利用集体资源和区位优势,采取委托代理、土地托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开发预留土地、出租、参股等形式开展土地整合整治,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效益,增加集体和农户收入。如景东县文景镇文窝村,村党总支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组织农户将手中闲置、零散的土地2261.11亩统一流转给种植大户和合作社,将村集体所属林地出租,将自来水管护维修承包给个人,通过唤醒“沉睡的资源”2021年文窝村村集体以提取服务费和承包费的形式获得收入140余万元。
 

  又如景谷县永平镇永裕社区,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核心领导作用,成立了景谷博宏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流入土地3500亩进行统筹管理,再分别流出给个人、种植大户或农业企业,每年集体租金收入达30万元,带动搬迁户依托产业增收3100万元,户均增收2.7万元。
 

  再如景东县曼等乡瓦窑村,村“两委”向无劳动力、无生产经营技术的农户承包了将近700亩土地,其中379亩用于种植烤烟,并让老百姓来打工,300余亩用于种植草料,自建村级青贮饲料加工厂,仅草料生产服务费就达15.54万元。
 

  3. 盘活资产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村集体土地征收后的预留发展用地、闲置的社房、厂房、仓库和废弃学校等设施,通过开发自营、公开拍卖、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盘活,增加村集体收入。如:墨江县坝溜镇政府整合出洞村、厄尼村、哈布孔村、大掌村4个村的省级财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200万元,全面改造原镇政府办公楼,将原办公楼改造成村集体经济用房和就业实训基地,积极开发酒店住宿、餐饮等第三产业,稳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每年经济收入21.08万元,出洞、厄尼、哈布孔、大掌4个村每年增收5.27万元。
 

  江城县康平镇界碑村盘活家底,将闲置的老学校、老卫生室出租,闲置的空地出租给气象局安装检测器,每年获取租金1.21万元。
 

  孟连县勐啊村地处孟连口岸,口岸区位优势明显,人流量大,餐饮、住宿等服务行业发展空间大,村两委决定充分利用原老村委会6亩土地资源,筹资195万元,投资建成了一个占地面积为3335平方米的小型综合农贸市场。农贸市场内设4套门面、8套出租房,共750平方米;设肉食摊位13个,活禽摊位 5个,蔬菜摊位 72个,其他类摊位10个。勐啊村小农贸市场以租赁方式统一进行经营管理,2020年1至10月实现收入118400元 。
 

  宁洱县德安乡文化村地处德安乡人民政府驻地,物产丰富,交通便利,集市繁荣,现有商铺已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文化村村两委为了盘活集体土地资源,建设人气旺、商业繁茂的乡村集市,于2019年4月逐级申报中央资金扶持50万元,自筹投资7.96万元,在村委会集体土地上建盖三层楼的商业用房(一层有三间商铺),建筑面积414平方米。商铺建设项目于2019年11月竣工,所建房屋已全部出租,年增加集体经济收益3.8万元。
 

  4. 村企合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集体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股份合作的方式,探索由村集体组织劳动力,协调生产用地、提供保障服务,企业负责资金、技术、管理、营销的方式进行股份合作,实现了“村企双赢”。企业大幅降低了土地、劳动力、原料等生产经营成本;村级组织整合开发了资源,充分利用了经营企业的资金、管理等优势,还解决了村级发展集体经济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等问题。如宁洱县勐先镇谦乐村村“两委”牵头组建的谦乐村安乐寨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从本村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土地中流转来1370亩土地,并与玉溪元江云航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合同。合同规定:双方在合作社流转来的1370亩土地上种植桃李,由玉溪元江云航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及农药化肥(元江云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种苗、化肥等物质费用共计投资450万元),合作社负责组织种植和管理,桃李投产后由玉溪元江云航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回收,保底价格为1.4元/公斤,收购价按照当年的市场价上浮50%,并给专业合作社0.2元/公斤的管理费。按照每亩种植50株计算,投产后,每株预计可挂果60kg以上,每亩每年预计可产新果3吨以上,亩产值达4200元以上。1370亩桃李每年可为合作社成员户增收420万元以上,按照合同规定,专业合作社每年最少可得到60万元收益,依据村委会集体经济占30%的分配比例,村委会每年可获得18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宁洱县磨黑镇团结村村两委牵头组建的冬农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从本村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土地中流转来40亩土地,引进云南绿润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建成立体式人工菌种植基地40亩,2019年实现产值80万元,利润15万元,2020年可实现产值320万元,利润120万元,依据村委会集体经济占70%的分配比例,2020年团结村可获得收益84万元。
 

  5. 资本运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将村集体历年积累的公益林补助、烟税返还、天然林禁伐补助等货币资产,通过参股经营等方式转为经营资本,获取投资分红。如孟连县勐马镇帕亮村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100万元采取投资、扶持本村养牛专业户,收益分成的形式扶持农户54户(其中22户为建档立卡户)养牛。投资额度每户为10000-50000元,年收益率为6%,一年为期限,是否继续投资视其信誉度和其他村民需求而定,优先信誉度高,发展势头好的村民。村集体经济收益按7:1:1:1比例分配。即:扶持不具备肉牛养殖条件的受益贫困农户占70%;村集体投资收益占10%;组集体经济管理费10%,集体经济滚动发展资金10%。按此比例分配村、组集体分别增加收入6000元,农户户均增收9000元。
 

  又如澜沧县发展河乡黑山村,以“村级党组织+村集体+企业”的合作模式,与企业联合投资1000万元建设黑山村温泉酒店和综合市场(其中黑山村集体入股资金100万元),预计项目建成后黑山村每年投资分红25万元。黑山村还投资40万元入股澜沧县扶贫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用于发展能繁母牛优良品种繁育,每年可从能繁母牛优良品种繁育项目提成2.4万元。
 

  再如墨江县联珠镇愧竜村与墨江县盛鑫石厂签订合作协议,把省级财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50万入股到墨江县盛鑫石厂,盛鑫石厂每年分红愧竜村委会4.5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
 

  6. 培育物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导扶持村集体利用集体所有的非农建设用地或村预留用地,兴建冷库、仓库、厂房、集贸市场、采购粮食烘干设备、中小型农机具等农业设施建设,通过物业租赁经营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如澜沧县上允镇勐允社区依托新集镇建设的优越条件,整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项目和上海帮扶资金,投资800万元,建成农贸市场一个,将整个市场打包出租。目前正在与承租方进行商谈,预计年租金18万元。
 

  又如宁洱县实施勐先乡宣德村扩建集贸市场项目,总投资11.89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扶持资金8万元,乡政府投资2万元,村委会自筹1.89万元,项目建成砖木结构铺面8间,建筑面积为350平方米,房屋所有权属宣德村民委员会所有,现在铺面全部用于出租,村委会获得收入 1.47万元,同时集贸市场的建设完善了市场服务功能,加快了市场信息的传递,拓宽了农产品销路,有利于农民生产经营产销对路产品,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再如宁洱县磨黑镇团结村为方便村民存储量产的新鲜果蔬,整合各项补助资金,将村内冷库收购扩建,日储量500吨,年内可为村集体带来15万元左右的收入。
 

  7. 异地抱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由各级财政提供专项资金让产业基础簿弱、不具有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的村“走出去”,在工商业发达的地区异地置业,或参与政府投资的公共事业,探索集体经济新的发展路径。如澜沧县富邦乡由乡政府统筹,整合富永、邦奈、平安、佧朗、半山、麻栗平、多依林、赛罕8个行政村各种项目资金250万元,统一征用富永村的集体土地和一小部分农户的承包地,建成餐馆一个、旅馆一幢、腊肉加工厂一个。打包租给商户统一经营,每年租金12万元。另外整合4个村的各种项目资金,共投资700多万元,在毗邻214国道,交通便利,游客较多的赛罕村建成一个农产品交易市场,门面10间,市场交易繁忙,各村已获得收益。
 

  8. 文化传承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拥有民族文化资源,非遗文化传承,古村镇、古建筑以及民俗传统文化的地方,通过保护开发、与相关部门联合共建文旅基地等途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如澜沧县酒井乡老达保村以“保护文化—挖掘资源—打造品牌—构建产业—促进增收”的思路,成立了老达保演艺有限公司,发掘利用拉祜族文化资源,发展歌舞演艺、文化旅游、民族工艺品、旅游食宿服务等,打造成为集体经济增收和村民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公司营业以来,每年为村、组增加集体经济收入80万元以上。
 

  9. 红色教育基地带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与相关部门联合共建爱国主义或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发展村集体经济。如澜沧县竹塘乡东主村是红色革命武装起义遗址,2020年竹塘乡整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项目五个村的资金250万元,加上其他项目资金,总投资400万元,着力打造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在东主村建盖一所集餐饮、住宿、会议为一体的综合院落。目前主体建筑已基本完成,正在与承租方进行商谈,准备整体出租经营,村集体按每村投资金额4%的收益率收取租金,由村集体派专人监督承租方的经营活动,根据承租方的经营情况,进行收益的二次分配,村集体获得浮动收益。
 

  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普洱市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底子薄,村干部和村民素质低,各级财政困难,发展集体经济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村级集体经济尽管有了较大发展,但自身“造血”功能未被完全激活,村级集体经济的规划与发展还没有摆上各县(区)和基层乡镇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一是受守旧观念束缚。在新形势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缺乏内在动力,不少村干部对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缺少足够的认识,发展集体经济的创新意识不强,办法不多。二是存在“等、靠、要”等消极思想。有不少村具有很好的资源优势,却没有充分的将利用起来,发展极为被动,坐等上级给资金、给项目、给政策,村组干部安于现状,不积极探索本村的自身发展路子,服务意识簿弱。部分村由于产业基础差、缺少资金、找不到发展路子,村干部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无思路、无动力、不愿力、不敢为。三是投入不足。由于普洱地方经济不发达、财力有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投入严重不足,市直各帮扶单位支持的资金大多是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改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很难转化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资本。
 

  (二)发展基础薄弱。一是村集体经济资产经营水平较低。全市村集体总资产124.85亿元中,经营性资产8.38亿元,只占总资产的6.7%,非经营性资产116.47亿元,占总资产达93.3%,大多数资产属于公益类资产,不能够产生收益。二是村级集体未发包的资源少。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荒”出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土地承包到户,林权均山到户,资产拍卖到户,属于村集体经营的资源较少。目前,全市无集体资源(全市由集体所有未承包到户的耕地、园地仅有85.6万亩,占耕地园地总数的4.7%;未确权到户的林地219万亩,占集体林地总数的9.9%)、无集体企业、无集体收入的现象仍然突出。三是收入渠道单一,发展后劲不足。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靠房屋、土地、山林、鱼塘等出租获取收益的相对较多,有些村(社区)没有很好的利用当地资源发展项目,而是将当年收入分光用净,不进行积累和再生产投资,发展后劲不足,有实体经济的村(社区)较少。四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从全市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情况看,呈现出社区要优于村、坝区要优于山区、近郊村要优于远郊村、资源富集村优于资源贫瘠村的状况,集体经济发展得好的村一般处于区位优势明显和资源富集的地方,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大都处在交通不便、资源匮乏、村落分散的边远山区。
 

  (三)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村集体资产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健全,极少数村干部法制观念、民主意识、自律意识不强,尊重村民民主权利不够,集体资产管理处置不依规依法、不依程序,一些村集体茶园、山林等资产无人管理,闲置或被长期低价承包。部分村集体经济帐务不清、管理混乱,甚至造成集体资产的流失。有的村虽然有一定积累,但多数“躺”在帐本上,已有的积累管好用好,没有实现效益最大化。
 

  (四)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村级往往没有条件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人才稀缺,发展中人才储备不足,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另外目前的农村集体经济主要依靠农村干部推动,但是基层领导人员对于经济建设上严重缺乏专业的素质和能力,认知不足,不了解市场经济,无法带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人才队伍的缺失制约集体经济发展与壮大。
 

  三、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普洱市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探索了一些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模式。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创新思路,完善机制、规范管理,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提高思想认识,科学制定规划。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巩固完善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需要,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乡村振兴、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单家独户的农业个体经营只能解决温饱问题,不能解决富裕问题,集体经济具有利润共创、风险共担、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特征,只有发展集体经济,才能克服个体碎片化农业所具有的收益低、抗风险能力差的弊端,也就是说,通过组织化抱团发展,实行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企业化的经营,才能真正向共同富裕的方向迈进。要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多种途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四五”期间县乡要按照“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来规划产业发展,要逐乡逐村进行情况摸底和调查研究,建立资源库、项目库、信息库,找准发展的突破口,制订切实可行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逐步建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长效机制。
 

  (二)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做好服务。一是政府大力支持。加大资金扶持和投入,市县设立财政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实行以奖代补的方式补助集体产业有一定规模、带动力强、模式创新、示范效应高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村级组织统一流转或者组建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用于发展高效现代农业的土地,且其流转期限在5年以上,流转面积在50亩以上的,按流转面积和流转年限制定土地流出方享受的的奖补标准,分别给予村集体和农民一次性奖励。二是用好土地政策。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保障村集体经济发展用地。国土空间规划确定为经营性用途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村集体可以依法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工商企业使用。对于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试点的村,节余挂钩指标或复垦指标应优先用于项目所在地的农民生产生活、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并留足非农产业发展建设用地空间。节余挂钩指标或复垦指标经批准有偿调剂使用的,所得收益主要用于本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三是创新金融服务。积极推广“金融机构+产业化龙头企业+担保公司+村集体”四位一体的村级集体经济融资服务模式,落实推进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普洱办事处“村集体经济”振兴贷实施办法》,充分发挥金融对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的引导和支撑作用,紧扣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拓展和发展村集体经济在各项产业增值增效的空间,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主体创新金融服务方式。鼓励金融机构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纳入授信范围,提供个性化、多样性的金融产品和利率优惠服务。政府出资设立的投融资公司或融资担保公司,积极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融资服务,扩大村级集体资产抵押物担保范围,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融资担保费用按规定纳入财政补贴范围。四是落实税费政策。按照国家税收政策,进一步落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农业生产服务、农村土地房屋、农村金融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税务部门从业务办理、流程优化、税收优惠、发票开具等多方面定点研判、综合考量,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提供支持。
 

  (三)、拓展发展空间、创新发展路径。一是产业联合发展一批。以普洱市茶产业、咖啡产业、牛油果产业、沃柑产业、坚果产业、烤烟产业等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为主,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鼓励跨村、跨乡、跨县抱团发展,与科研院所、大型电商、大型企业、超市等平台合作,打造集生产加工、参观体验、展示展销、仓储物流等“三产”融合于一体的经济体,大力培育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和地域品牌,形成“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格局。二是激活资源发展一批。巩固和完善清产核资成果,深入开展经济合同规范和整顿,坚决纠正和清理集体资产违规出租和发包、长期低价出租和发包、过期未收回等问题;抓住农村土地增值的窗口期,充分开发土地资产,拓展土地利用和增值空间,组织力量摸清楚青壮年劳动力严重流失的空心村,鼓励村集体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将闲置的、细碎的、抛荒的土地流转进来,统一收储、统一平整、统一综合治理,通过出租、拍卖、入股等形式进行流转开发,溢价作为村集体收入;工商企业流转农户土地经营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可通过协调运作、组织劳动力、做好服务,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三是盘活资产发展一批。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对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办公用房、老的校舍、旧的仓库等村所有各类物业进行资源整合、进行商业开发,改造提升,提高使用效益,强化租赁经营。开展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和使用权“三权”分置试点,对旅游资源丰富、商贸往来频繁的地方,多方式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可统一收储(入股开发)、统一整修、统一出租、统一经营。四是异地抱团发展一批。对于本地资源缺乏,不具有区位优势,商业活动较少的经济簿弱村,要打破地域、资源限制,利用财政发展村集体项目资金或村集体积累以“飞地抱团”的形式,参与政府重点投资项目建设或在工商业发达地区置业,让行政村抱团得实惠。五是电商物流带动一批。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开展电子商务进村综合示范。鼓励村集体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手段,融合共享、绿色发展理念,把整个过程展示给消费者,发展订单、合作、联合式生产经营,不断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加大与电商企业合作力度,通过搭建特色农产品线上宣传、展示、交易平台,重点打造一批“电商镇、电商村”,带动特色种养殖、加工和品牌、包装、仓储物流等产业发展,形成集群效应。六是股份合作发展一批。支持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库,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可支配的资源、资产、资金为依托,与社会资本开展股份合作,构建以股权为纽带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开展合作与联合,创造发展条件,增强造血功能。在乡村兴办加工厂,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仓储、冷链物流、电商等经营性项目发展村集体经济。七是开展村级服务体系发展一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在农业产业成规模的村大力推广村级冷库、村级仓储物流设施、村级粮食烘干设备、中小型农机具等农业设施建设,鼓励村集体牵头发展技术、信息、营销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有偿服务,解决小农户缺服务、缺技术、缺销路的问题,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的优势和作用,为小农户和大市场的顺畅对接提供多种形式的居间服务。
 

  (四)培育发展人才,建立激励机制。一是配强配优村干部。特别是要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要把那些能担业作为,懂经营管理,有经济意识,开拓精神足,奉献精神强,能吃苦耐劳,办事公正,廉洁自律的人选进班子。要注重从生产经营能手、规模种养殖户、科技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提高村“两委”班子领导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二是大力培训领头“羊”。把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作为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重点对象,加强经济管理运行方面的培训,组织村“两委”主要班子人员到集体经济发展得好的村“取经”,学习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增强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的信心和能力,切实解决村集体增收难题。三是培养一批指导员。在县农业农村管理部门、乡镇干部、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员中挑选业务骨干加强培训,使之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指导员。四是联合返乡人员。支持引导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机关单位离退休干部职工等返乡入乡人员等,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创办实体项目,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五是技术人员支持。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经营项目挂职兼职和创新创业,用技术力量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六是建立激励考核机制。对发展村集体经济成绩突出、效果明显、贡献突出的管理“带头人”,原则上可从集体经济组织年度净收益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绩效奖励。强化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作用,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纳入驻村工作队主要职责,纳入帮扶单位考核和第一书记考核、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的重要内容。把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作为基层党组织抓党建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奖励考核的重要依据。
 

  (五)加强三资管理,健全规章制度。一是要加快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集体产权的流转交易。二是要规范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制定集体资产管理办法,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健全村级资产管理台账和登记、保管、使用、处置、备案制度以及招投标、经济合同管理、收益分配等制度。三是要加强农村财会队伍。配齐配强农村会计委托代管中心财务人员,定期对村“两委”干部、村民理财小组、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进行财务管理培训,认真落实民主决策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村级重大事项的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提升村级民主管理水平。四是处理好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和积累的关系。因村制宜,制定村集体收益分配管理办法,处理好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和留存收益的比例分配问题,防止集体资产被分光吃光,特别是对土地征占用、公益林补助、天然林禁伐补助、烟税返还取得较大资金量的村组,要健全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机制,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五是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进一步盘活集体资源、资产,激发农村活力。六是建立审计制度。探索建立定期和不定期对村集体组织进行审计的制度,做好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离任审计,形成有效监督。


  作  者:曾蓉

  作者单位:普洱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

  来   源:《中国集体经济》杂志2023年第08期

《中国集体经济》期刊 | 期刊简介 | 通知公告 | 联系方式 | 编委会 | 投稿须知 | 广告联系 | 理事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 2021 中国集体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851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7

刷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