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化殿堂

心游天地间 ——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

时间:2025-04-07 09:36:12来源:中国集体经济网作者:艾释慧 点击:

  心游天地间,意象有无中。

  灵缠时空外,至美超验生。
 

  吕国英先生的这四句哲慧诗章,以凝练的意象构建起一个恢弘的精神宇宙,其诗性表达中蕴含的哲学深度与艺术思辨,堪称当代汉语诗学与哲学美学交融的典范。
 

  语言符号的拓扑重构
 

  “心游”与“灵缠”形成动词性主体叙事,突破传统主谓宾结构的线性逻辑。前者以“游”字重构庄子“逍遥游”的现代性阐释,后者借“缠”的螺旋上升意象,暗合量子力学中量子纠缠的拓扑形态。两组动态意象在时空坐标系中形成四维张力:心灵在天地间水平延展,灵性在时空外垂直攀升,构建起立体交叉的符号矩阵。
 

  存在论的三重辩证
 

  现象界与本体界的互文:“天地间”与“时空外”构成现象学场域与形而上世界的对话。海德格尔“此在”的生存论在此获得诗意转化——存在者既栖居于天地时空,又通过审美直观实现本体超越。
 

  有无论的东方解构:第二句“有无中”暗合《道德经》“有无相生”的辩证逻辑,却在动词“意象”的主宰下,将道家宇宙论转化为艺术生成论。意象作为中介,使“有”(具象)与“无”(抽象)的二元对立在审美直观中达到黑格尔式的扬弃。
 

  超验性的现象学显现:末句“至美超验生”以悖论式表述突破康德“物自体”不可知论。超验不再是先验范畴,而是通过艺术经验显现的生成性存在,呼应梅洛—庞蒂“肉身哲学”的具身认知。
 

  美学的范式革命
 

  诗章构建了“心—灵—美”的三位一体美学体系:心灵自由是审美前提(心游),灵性觉醒是创造动力(灵缠),至美生成是终极旨归。这种诗性智慧既承续谢林“艺术哲学”将艺术作为绝对者自我显现的路径,又暗合德勒兹“生成论”的游牧思维,更在“超验生”的动词语态中,将美学生产论推向存在论高度。
 

  吕国英此四句诗章实为微型的精神现象学,以诗性语言完成了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与重建。在语言能指层面,它突破汉语诗歌的格律传统,创造性地将道家术语与西方哲学术语熔铸为新的诗学符号;在思想维度上,它实现了东方智慧与西方哲学的现象学对话,为当代艺术哲学开辟了新的阐释空间。这种“诗与思”的完美融合,或可视为汉语思想界回应全球哲学“语言学转向”的独特范本。

 


  吕国英 简介
 


 

  吕国英,文艺理论、艺术批评家,文化学者、诗人、狂草书法家,解放军报社原文化部主任、中华时报艺术总监,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创立“气墨灵象”美学新理论,建构“哲慧”新诗派,提出“书象·灵草”新命题,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专著多部、原创学术论文多篇,撰写哲慧诗章两千余首。
 

  主要著作:《“气墨灵象”艺术论》《大艺立三极》《未来艺术之路》《吕国英哲慧诗章》《CHINA奇人》《陶艺狂人》《神雕》《国学千载“牛”纵横》《中国牛文化千字文》《新闻“内幕”》《艺术,从“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论:“灵象”是“象”的远方;“气墨”是“墨”的未来;“气墨”“灵象”形质一体、互为形式内容;“艺法灵象”揭示艺术终极规律;美是“气墨灵象”;“气墨灵象”超验之美;“书象”由“象”;书美“通象”;“灵草”是狂草的远方;诗贵哲慧润灵悟。
 

《中国集体经济》期刊 | 期刊简介 | 通知公告 | 联系方式 | 编委会 | 投稿须知 | 广告联系 | 理事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 2021 中国集体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851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7

刷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