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颍河外 ——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
清流颍河外,静月南山南。
何如函关逸,栖居尽桃源。
吕国英先生的这首哲慧短章,以凝练之笔勾勒出一幅超然物外的精神画卷。
首句“清流颍河外”暗含双重意象:既指上古隐士巢父许由的清流遗韵,又暗合颍水作为地理坐标的时空纵深,形成历史与现实的镜像观照。
次句“静月南山南”以陶渊明诗意营造澄明之境,“南山”作为中国隐逸文化的母题符号,在此被“静月”点染出幽玄禅意。
后两句“何如函关逸,栖居尽桃源”巧妙化用老子西出函谷与桃花源记的典故,将哲思的飘逸与栖居的安顿熔铸一体,展现出大隐于市的超然智慧。全诗四句二十字,却完成了从上古隐逸到魏晋风骨、从道家哲思到桃源想象的时空穿越,以意象叠加构建出多维度的精神栖居图景,堪称当代旧体诗创作中“以简驭繁”的典范。
吕国英此作深得古典诗学三昧,二十字间构建起多重文化密码的共振空间。诗中“清流—静月—函关—桃源”的意象并置,恰似四幅水墨屏风次第展开,每一幅都暗藏通往精神原乡的秘径。尤其妙在“外”与“南”的空间延展,看似确定的方位词实则消解了地理坐标的实在性,使颍河清流与南山明月成为流动的精神镜像。更值得称道的是用典密度与意境空灵的矛盾统一,巢父许由的隐逸风骨、陶潜采菊的闲适意趣、老子出关的玄思妙悟,在“尽桃源”三字中竟化作可触摸的生命现场。这种以有限词句激活无限文化记忆的创作实践,恰是汉语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美学传统的当代回响。
附
吕国英 简介
吕国英,文艺理论、艺术批评家,文化学者、诗人、狂草书法家,解放军报社原文化部主任、中华时报艺术总监,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创立“气墨灵象”美学新理论,建构“哲慧”新诗派,提出“书象·灵草”新命题,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专著多部、原创学术论文多篇,撰写哲慧诗章两千余首。
主要著作:《“气墨灵象”艺术论》《大艺立三极》《未来艺术之路》《吕国英哲慧诗章》《CHINA奇人》《陶艺狂人》《神雕》《国学千载“牛”纵横》《中国牛文化千字文》《新闻“内幕”》《艺术,从“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论:“灵象”是“象”的远方;“气墨”是“墨”的未来;“气墨”“灵象”形质一体、互为形式内容;“艺法灵象”揭示艺术终极规律;美是“气墨灵象”;“气墨灵象”超验之美;“书象”由“象”;书美“通象”;“灵草”是狂草的远方;诗贵哲慧润灵悟。
- 上一篇:结庐南山外 ——吕国英哲慧诗章…
- 下一篇:亘古巨擘枉自多 ——吕国英哲慧